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

【保單優化】以長照險取代投資型,既省保費又補足保障

王大哥今年47歲,於就讀研究所時就買下了人生第一張的保單,保險觀念可說是非常健全。隨著出社會工作、結婚之後,陸陸續續又替自己加買了不少保險;近日因為接收到筆者「保單優化」的概念,因此,萌生了其想要藉由筆者專業重新評估保單的念頭。

仔細檢視一下王大哥的保單,發現其在醫療日額以及防癌規劃上都已經相當完整且充足,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於其手術保險金偏低以及實支實付的限額不足,另外,長期照護以及失能保障也未在其規劃的範圍當中。
若僅針對上述兩項缺失進行改善的話,並非困難之事,只是如何在其現有的保單結構當中進行調整,以達去蕪存菁、節省保費之效,這才是保單優化最核心的精神所在;秉持上述理念,筆者在王大哥的保單結構中,發現一份95年規劃的投資型保險,稍作了解後,發現王大哥和多數購買投資型保單的民眾一樣,當初都是在不了解的情形下進行購買的,如今,王大哥對於當初的這份投資型也懷著扼腕的心情,但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著實讓王大哥不知該如何處理。
由於王大哥這份投資型保險的繳費年期已經長達9年的時間,不論基金標的盈虧與否,初步判斷,其保單分離帳戶裡頭應該已經累積了一定金額的帳戶價值,但此帳戶價值仍不及王大哥十年來投入的本金,因此,若此時貿然解約,除了會有虧損之外,原有的240萬壽險保障也會瞬間歸零;為了能在不繼續繳費的前提下,維持現有240萬的壽險保障,筆者建議王大哥可以利用其帳戶價值餘額來負擔未來各個年度之壽險保險成本,雖然壽險保險成本會隨年齡逐年提高而導至帳戶價值會有用罄的一天,但如下圖所示,若持續維持240萬的壽險保障,現有的帳戶價值餘額大約可以支撐到王大哥58歲左右,約莫已經接近其退休之際,對於壽險保障的需求也不像現在來得必要;或者王大哥也可以隨著家庭責任狀況的改變來調整壽險保額,從原有的240萬慢慢下修,讓此壽險保額可以更切合自身的需求,也讓分離帳戶內的餘額能夠更發會其價值。
經過討論之後,王大哥決定採用筆者的建議,如此一來,便可以節省下原有一年36,000元的投資型保險保費,進一步可以將此筆費用做為補充手術保險金以及失能保障缺口之用,以求使整體保障可以更完整且充足。王大哥保單調整前後的差異如下圖所示:
用Line分享給好友
好友人數

大部分企業都會規劃團體保險,但您清楚現有團保規劃是否能有效解決職災問題嗎?點選以下連結,獲得團保規劃之專業訊息
您還有其他保險問題需要解答嗎?連結以下網址,獲得免費諮詢
您有保費過高、重複投保或不清楚自身投保內容的困擾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