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保險理財】DRGs上路後 一定要認識的自費醫材

DRGs實施後,對民眾就醫有何影響?DRGs明訂除了病房費差額、伙食費與健保同意差額給付的材料之外,醫院不得向病患收取自費,以避免醫院將醫療成本轉嫁給民眾,目前健保同意差額給付的材料,有人工水晶體、心臟血管支架、心律調節器、人工骨材等。
此外,符合201112月公告的自費特材收取辦法者,例如止血凝膠,是在DRGws醫療支付標準規定下,民眾可以全額自付的特材,但醫院必須在包裹給付額度揭露並扣除該項材料。

民眾就醫會被收取自費的原因有二,一是健保有給付,但不符合適應症給付條件;二是健保沒有給付,需要自費差額或全額自費。
n  自費醫材一:人工水晶體《自費2.7萬元起跳》
以人工水晶體而言,用於白內障手術中,取代人類水晶體,用以矯正視力。適用一般患者及特殊眼疾患者,包括糖尿病、葡萄膜炎、視網膜病變機率高的患者均適用。
健保給付的單焦點球面人工水晶體,功能較陽春,相較於非球面人工水晶體,球面人工水晶體的視野兩邊會有影像扭曲情況,且因為只有單一焦點,患者無法同時看遠、看近,術後需要配戴老花眼鏡。
自費人工水晶體依功能可分:
1.        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扣除2,700多元的健保給付,一眼約需自付3萬元。
2.        單焦點非球面且同時矯正散光的人工水晶體,一眼約自付4.2萬元。
3.        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可以同時看遠、看近,一眼要自付5.4萬元。
大部份患者兩眼水晶體的模糊程度相當,通常需兩眼先後置換人工水晶體,自費合計8萬~10萬元。
n  自費醫材二:人工膝關節《自費6萬~13萬起跳》
健保署統計,台灣平均每年約有22,000人次置換人工膝關節,每年約增加1,000餘件。
膝關節是由三部分的骨頭所形成,包含大腿骨的下端、小腿骨的上端及前方圓圓凸凸的臏骨。當膝關節活動時,這三塊骨頭會相互地接觸擠壓。正常的膝關節在這些骨頭的接觸面,均包覆有一層光滑且具有彈性的關節軟骨,關節週邊環繞著滑液囊,分泌滑液,讓關節好像浸潤在潤滑油中,更加活動自如。健康關節的主角是軟骨,而幫手是滑液;當軟骨表面不光滑、或失去彈性,關節就無法順暢轉動、載重時也會疼痛。
人工膝關節手術,是以金屬和多分子聚合塑膠來替代已完全磨損的關節軟骨。手術施行時,醫師會把磨損的關節軟骨層削掉,接著在上部的骨頭裝上與原來形狀類似且有光滑表面的金屬套,下方的骨頭切面則除了金屬部分外,還有一層耐磨塑膠墊片來和上方的光滑金屬面接觸。目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成功率高達99%以上。
不過置換人工關節術後的疼痛感,非一般人能夠忍受。多數患者會選擇疼痛自動控制裝置,由於非屬健保給付項目,約需自費5,000元。
傳統膝關節手術傷口長達20公分,術後約23個月才能恢復行走,新微創手術利用較小器械置入人工膝關節零件,不但傷口縮小到12公分以下,且因組織破壞少、痊癒快,配合復健,術後1個月通常就能痊癒。
健保給付零件中的傳統墊片,材質為聚乙烯,比較容易磨損。自費的材質是用陶瓷或金屬頭,磨損率是聚乙烯的1%以下。
n  自費醫材三:心臟血管支架《每10位僅3位獲健保補助》
心血管疾病名列台灣十大死因2名,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不僅危險性高,病例數量也逐年增加中。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方法,輕則可用藥物控制,重則可能需要做血管繞道移植手術或置入「血管支架」。
動脈是從心臟運送含氧量高的血液到全身的血管,如果膽固醇等脂肪物質在動脈內壁積聚,動脈管徑就會逐漸「狹窄」,血液便無法順暢流通。若狹窄處發生在「心臟冠狀動脈」,需要更多氧氣及養份供應時,已變窄的血管無法及時反應、增加足夠的血液流量,就會引起患者心絞痛或氣短等心肌缺氧症狀,甚至還可能導致急性心肌梗塞或心臟衰竭而死亡。
「血管支架」利用氣球擴張時撐開狹窄處,再將支架留置固定該處後取出氣球,由於支架可讓血管保持原來管徑的擴張狀態,減少血管壁回縮或血管剝離,維持血管血流暢通,就能有效減少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症狀。而支架一旦置入血管,13個月後會被新生的血管內膜覆蓋,不再暴露於血管中,因此不需取出,會永久留在病患體內。
心臟血管支架分為未塗藥與塗藥,健保給付的支架為未塗藥支架,又稱為裸金屬支架或一般支架。
目前約有6成病患選擇塗藥支架,一支塗藥支架約為67萬元,符合健保給付條件者,可扣除未塗藥支架1.7元的費用,自付差額。然而根據治療經驗,每10位病患僅有3位可以獲得健保補助,約有7位需全額負擔塗藥支架費用。
每次置放12支支架的病患最多,約占6成,置放34支者約占三成,置放五支以上者少於5%。以一次置放2支塗藥支架為例,全額自費至少12萬元。
根據健保署統計,目前申報用於支付「冠狀動脈血管支架」的費用約8.06億元,人數為24,000餘人,約占血管支架類使用總人數的9成。

本文轉載自《2017.07.122017.07.132017.07.14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用Line分享給好友
好友人數

大部分企業都會規劃團體保險,但您清楚現有團保規劃是否能有效解決職災問題嗎?點選以下連結,獲得團保規劃之專業訊息
您還有其他保險問題需要解答嗎?連結以下網址,獲得免費諮詢
您有保費過高、重複投保或不清楚自身投保內容的困擾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