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

【保險理賠】自覺症非既往症 保險公司拒賠敗訴

向醫生表示身體不舒服,但並未進一步確診,是否就屬於既往症?若投保時未告知,保險公司可拒賠嗎?去(2014)年嘉義一名沈姓男子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住院治療,事後向台灣人壽申請終身醫療險8萬元理賠,但台壽認為沈男早有相關病史,但投保時並未告知,因此拒賠並主張解除契約,沈男不服提告。

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保險理財】保單借款---為何用自己的錢還要付利息?

保單借款顧名思義即保險公司允許保單持有人(即要保人)於保單經過一定年數後,可在現金價值內,以保單為質,向壽險公司申請貸款,和銀行借款一樣,保單借款也需計算利息,且以複利計算,且其利率通常較責任準備金之利率為高。

「為何我把自己的錢從保單裡頭拿出來用,還要付利息呢?」,想必這應該是一般民眾對於保單借款最大的不解與疑惑的地方了,以「保單」來理解此一概念,難免有點模糊,但若以銀行的「存單」質借業務來進行類比的話,相信讀者就能快速的了解保單借款的內涵了。

2015年7月9日 星期四

【保險理財】過半年獨賣期 「新」重大傷病險開打

去(2014)年10月由富邦、遠雄、中泰人壽連袂推出的新型態重大傷病險,依健保重大傷病卡為給付標準,在市場颳起一陣旋風,如今半年獨賣期已過,各家保險公司無不摩拳擦掌,急推新重傷險搶占市場。

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

【保單優化】以長照險取代投資型,既省保費又補足保障

王大哥今年47歲,於就讀研究所時就買下了人生第一張的保單,保險觀念可說是非常健全。隨著出社會工作、結婚之後,陸陸續續又替自己加買了不少保險;近日因為接收到筆者「保單優化」的概念,因此,萌生了其想要藉由筆者專業重新評估保單的念頭。

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保險理財】儲蓄保險V.S銀行定存--史上最完整比較

當您手上有閒置的資金,但又不想做有風險的投資,這時,您會想到哪些穩定的理財工具呢?是銀行的定存,還是保險公司的儲蓄保險呢?在做出決定之前,您應該先問問自己,究竟清不清楚這兩種工具的差異呢?以下的比較,應該會讓您有如沐春風的感覺。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保險理賠】日間留院不道德 保險公司勝訴


即使金管會已於去(103)年函令醫療險須明訂是否排除日間留院給付,但舊保單到底賠不賠,始終是保險公司與保戶間的爭議問題,而法院判決也各有正反兩面意見,不過,在最近的判決中,開始出現另一套見解,認為日間留院有道德危險的疑慮。

2015年6月21日 星期日

【保險理財】儲蓄險不為人知的功能(三):免稅資產

儲蓄險的第三個功能:免稅資產 
保險給付免稅,相信這應該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或知識,但是大多數的人還是搞不懂到底是如何免稅?免什麼稅?

【保險理財】儲蓄險不為人知的功能(二):資產保全


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生最遺憾的事就是人走了,錢卻還沒花完,有時雖可庇蔭到下一代,但有時卻成為下一代爭產失和的禍端;而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於錢花完了,人卻還沒走,如果是自己理財不慎,那也只好摸摸鼻子,一笑置之;但有時自己謹慎小心,卻因天外飛來一筆橫禍,而讓自己多年的積蓄付之一炬,這時心情的抑鬱可不是摸摸鼻子、一笑置之就能化解得了的。

【保險理財】儲蓄險不為人知的功能(一):穩定鎖利

在挑選理財工具時,您最注重的項目是什麼?我想,大部分人的答案應該都是圍繞在報酬率吧!報酬率固然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忽略為了獲取報酬所必須承擔的風險;每次碰到經年累月都在股海廝殺的朋友,談到投資近況,答案總是有賺有賠。或許單靠股票買賣一個月就可獲利10%以上,然而,若只看這個月,的確是賺了10%沒錯,但如果放大來看,這個10%可能剛好去填補去年或者是更久以前的虧損,實際上總資產並沒有因為今天獲利的10%而有所增加。

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

【遺贈稅法】信託+保險,建構人生最安全的資產

爭產,真慘!
錢留子孫,以為是家族開枝散葉的推手,最後往往卻變成四分五裂的禍首,只因為沒有做好管理

保險+信託是21世紀財富管理的主流,透過這兩項工具,讓您在世時賺得的每分錢都可以用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讓您過世後的留下的每分錢都可以延續您生前的遺願!



用Line分享給好友
好友人數

大部分企業都會規劃團體保險,但您清楚現有團保規劃是否能有效解決職災問題嗎?點選以下連結,獲得團保規劃之專業訊息
您還有其他保險問題需要解答嗎?連結以下網址,獲得免費諮詢
您有保費過高、重複投保或不清楚自身投保內容的困擾嗎?

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保險理財】2015年8月起,殘廢等級表增加至79項

殘廢等級表大翻修。現行傷害險、旅平險等使用近10年,用來判定殘廢標準的1175項殘廢等級表將走入歷史,從今(2015)年84日起,殘廢等級仍為11級,但項目增加至79項,其中新增4項,以及9項大幅修正。保險局表示,新規上路後,既有契約僅一年期不保證續保可適用新表,其餘則無從新從優。

【保險理賠】遭嘔吐物嗆死,新壽判賠100萬元

被嘔吐物嗆死是否為意外的認定,再添一例。20121名許姓婦女於屏東醫院接受胃部手術治療,手術相當順利,不料,隔日許婦嘔吐物嗆入氣管導致呼吸、心跳停止,最終因呼吸衰竭而死,事後家屬向新光人壽申請許婦的團體保險100萬元意外身故保險金,但新壽以非意外為由拒賠,雙方鬧上法院,近日屏東地院判決確定,新壽敗訴。

【遺贈稅法】搞懂贈與,避免賠了夫人又折兵〈下〉

當為人父母的在每年220萬的免稅贈與額度內移轉現金給子女,做為將來兒女以其自有資金向父母購屋的資金來源;但當我們以這樣的方式來進行不動產的移轉時,必需注意下列幾項可能衍生出來的問題。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保單優化】外籍配偶經濟壓力大,重新調整保費省很大


前陣子有位外籍配偶阿娥經過友人介紹找上我,希望我幫她忙,原因很簡單,因為她一個月收入只有25,000元,所以,她希望保費別大於她一個月的薪水,同時,又能夠兼顧保障品質。

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遺贈稅法】搞懂贈與,避免賠了夫人又折兵〈上〉

以下的案例,都是不諳贈與法令所釀成的租稅悲劇,除了引以為鑑之外,更要瞭解正確與安全的做法為何。

【遺贈稅法】保險在遺產繼承中扮演的角色--預留稅源

遺產稅稅率已降至10%,雖不像過去動輒最高50%來得令人心生畏懼,但若是沒有在生前做好稅務規畫的話,揮揮衣袖就到另一個世界去的人或許無感,但還活著的繼承人往往卻落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境界,因此,預留稅源依然是財稅規劃的重要步驟之一。

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保險理賠】「後遺症」算癌症「併發症」 防癌險判賠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統計去(2014)年申請評議、申訴的壽險理賠案件總計2,200件,其中,「癌症以及併發症認定」為主要爭議類型之一。為避免爭議,目前市售防癌險會明訂保障範圍是否包含併發症,但衍生的另一個問題是,「後遺症」算不算併發症?

【保險理財】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到底哪個對我比較好?

您聽過「重大疾病險」嗎?
其與醫療險及防癌險最大不同之處在於當保戶不幸罹患符合保單定義之重大疾病時,即可獲得一次性的現金給付;相較於醫療險或防癌險必須有住院或手術事實方能請領理賠金而言,重大疾病險確實對罹患重症的保戶而言能夠產生更直接的幫助。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保險理賠】癌症「痊癒」未告知投保 非既往症判賠

民國98年高雄1名黃姓男子,因罹患肝癌陸續接受肝腫瘤酒精燒灼術、靜脈導管置入術等治療,黃男離世後,家屬以黃男向國泰人壽投保的防癌險申請手術費用100萬元,但國壽以該治療並非「手術」拒賠,事後調查更發現黃男早在民國90年就有肝癌病史,投保時卻未告知,因此向家屬追討已賠付的200餘萬元保險金,索討未果後提告,一路打至最高法院,近日仍判敗訴。

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保單優化】投資型保單爭議多,勿把投資型當終身險使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指出,全世界約有超過4750萬的失智症人口,並每年以770萬人的速度增加,再加上電影「我想念我自己」的發酵,因此,近日來詢問長期照護規劃的人數愈來愈多;而秦小姐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來向我詢問長期看護險種的規劃之道。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保險理賠】「日間留院」爭議多 保單條款須載明

桃園1名杜姓男子,替出生6個月的女兒投保住院醫療險;女兒1歲多時,被診斷出發展遲緩,必須「日間留院」,病患白天到醫院,晚上返回住家。杜男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但保險公司認為,24小時住院、在醫院過夜才算住院,「日間留院」不算住院,拒絕理賠。

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

【保險理財】保費扣除注意3規定 報稅超簡單


報稅開跑,去年度(2014)綜合所得稅申報已於51日起開始連續一個月,且增加多項新措施,包括響應節能減碳不再寄送紙本資料、提供「查詢碼」線上查詢所得及扣除額資料,以及夫妻各類所得都可分開報稅等,民眾除了依舊可臨櫃辦理外,國稅局呼籲多利用自然人憑證或金融憑證試算及申報,而有投保商業保險的民眾,也應把握每人享有2.4萬元保費列舉扣除額的權益。

【保單優化】少了還本醫療險與長期看護險,換來更全面的保障內容與保費效益

許先生預計於今年七月步入禮堂,完成人生終身大事;由於想到許多理財雜誌經常提及婚前乃是檢視保單之必要時機,因此,許先生透過管道找上了我。
經過初步的保單檢視,雖然醫療、失能、防癌均有進行規劃,但保障內容卻乏善可陳;在醫療部分更缺少了實支實付保障,防癌部分也僅有一單位防癌險,並無重大疾病險等一次罹癌金之來源;再加上長期看護險保障範圍狹隘,保額安排也偏低,讓他的整體保障效益顯得很陽春。

【保險理財】壽險轉長照險 小心身故保險金吃掉照護金

主管機關力推保單活化,壽險公司可減少舊保單高預定利率的包袱,保戶則可將身故後才能領到的保險金,用以因應未來的醫療需求,可說是兩全其美,但保單活化是否能將保單價值準備金(保價金)充分利用?

【保險理財】顧失智母壓力大 備妥長照險減輕負擔

台北1名黃老太太罹患阿茲海默症後,5名子女原約定好輪流照顧失智母親。長子表示,大弟輪2年後就不再出現,他只好「頂缺」,1周照顧母親4天;隨著母親失智症狀惡化,照護壓力難以負荷,子女們商議後決定聘請看護,但次子總是沒繳看護費,直到2005年母親過世,2013年次子也過世。

2015年5月3日 星期日

【保險理財】防癌規畫新思維

全民健保開辦至今已逾20年,但健保不等於全部買單,民眾仍有不少需要自費醫療的項目。乳癌每年新增萬人,學者調查發現,患者醫療費年花31萬元,即使有「全民健保」,自費比例仍高達6成,其中5成以上是藥費。

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保險理賠】保費繳完不等於「繳費期間」屆滿,保險金有落差!

依據繳費方式不同,保費全部繳完距離「繳費期間」屆滿,可能還有數月到1年不等的時間。去(103)年新竹市1名胡姓男子因罹癌,向國泰人壽申請保費已全部繳完的防癌險理賠,但國泰人壽以未屆滿「繳費期間」為由,僅給付一半保險金,胡男無法接受,憤而提告。
民國83年,胡男向國泰人壽投保壽險附加防癌險,防癌險給付方式為「繳費期間以內」確定罹癌,給付保險金3萬元,「超過繳費期間」則給付6萬元,並約定繳別為年繳,「繳費期間」為831128日至1031127日。

【保險理財】解決長期照護問題的好幫手:長期看護險?殘廢扶助險?

這幾年在保險公司的大力推廣下,已經逐漸開啟民眾提早替自己規劃長期照護險的風險意識;但有風險意識與做對劃畢竟還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尤其保險商品層出不窮,究竟如何安排才能幫自己規劃到經濟又實惠的長照保險呢?簡單說明如下。

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保單優化】雙薪家庭保費過於集中於老婆,以家庭原有保費預算重新配置,達到雙方均衡且補足缺口

張先生和張太太是新婚一年的夫妻,近日因為計畫生寶寶,所以開始關心兩人現有的保單狀況;兩人看完自己的保單後,發現先生保障過於陽春,而相較於先生,太太的保單不僅買的多,重複性也高,重點是,家庭一年16萬元左右的保費支出中,先生的保費僅僅14千元,其餘都是太太的部分;這樣失衡的狀況讓夫妻倆很困擾,透過友人的介紹認識筆者,經過筆者的分析與評估後,給予以下的建議:

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保單優化】王醫師一家四口一年保費約46.5萬元,經優化後,保費調降至30萬元,怎麼辦到的?

王醫師原本全家保單都是透過S保險公司的業務員來進行規畫的。筆者在和王醫師洽談的過程中,王醫師表示繳了兩年的保費後,一方面想知道自己買的保單效益究竟理不理想;二方面因為一年後可能會有出國進修的計畫,由於進修期間沒有收入,又不希望暫停繳費造成保障中斷,因此,也想了解是否有可以調整的空間。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保險理財】各縣市政府育嬰津貼一覽表

雖然養小孩要花不少錢,光靠政府補助是不夠的;但為了讓許多迎接新生命的家庭能多點財務上的挹注,各縣市政府其實都會給予新生兒家庭一定的補助與津貼,以下資訊提供給即將再次為人父母者或準新手爸媽們做個參考囉!

大部分企業都會規劃團體保險,但您清楚現有團保規劃是否能有效解決職災問題嗎?點選以下連結,獲得團保規劃之專業訊息
您還有其他保險問題需要解答嗎?連結以下網址,獲得免費諮詢
您有保費過高、重複投保或不清楚自身投保內容的困擾嗎?